- 张继先
- (張繼先, 张继先) (1092-1128)道教第三十代天師。 字嘉聞, 一字遵正, 號翛然子。 其少而聰穎, 九歲即承襲天師教法。 宋徽宗時, 先後四次奉召入朝廷以奏答策問, 得賜號〝虛靖先生〞, 秩視中散大夫, 且授與〝陽平治都功印〞。 進而又封為〝正一靜應顯佑真君〞, 詔有司就國之東下建院以居之, 賜額曰〝崇道〞。 又與錢, 大修龍虎山上清宮。 恩賚之厚, 尚及追其祖與父, 官爵其兄。 然張繼先志在淡清虛, 遂固辭以歸。 嘗於上清宮作靜安閣, 後為心齋坐忘之所。 繼先亦曾修煉龍虎丹灶, 〝瑞彩祥光照耀山谷〞, 留下降祥堂、 濯鼎池等遺蹟。 宋欽宗靖康二年(1127), 應詔赴闕, 至泗州而卒, 享年三十六。 元武宗封其為〝虛靖玄通弘悟真君〞。 張繼先精於神霄, 雷法與內丹學, 著有《明真破妄章頌》一卷, 亦稱《大道歌》, 為七言四句韻文, 內容強調馭神住氣為修道之要。 繼先認為人身有元精、 元氣、 元神〝三寶〞, 皆一氣化成, 而〝雷乃先天氣化成〞, 我身與天仙同諸一氣, 以心合神, 即可發動〝雷機〞, 叱之神, 召喚百萬雷兵, 左右睛雨, 又以為法即是心, 心外無法, 云〝妄念紛紛且失真, 符圖咒訣費精神〞, 反對坐守丹田、 泥丸及符圖咒訣等, 聲稱只要把握自身元神, 即可通天, 擯棄他法, 是謂〝破妄〞。 而萬法歸於道, 若元神靜定, 慧劍斬魔, 便能體道。 明張宇初編次其書文、 詩詞歌頌等二百餘篇(首)而成《三十代天師虛靖真君語錄》七卷, 多論述修道理論和修道方法。 其中, 《心說》謂心與神、 道異名而同義, 人若能止靜心, 守一虛無, 即可離塵絕俗﹔而一念萌動, 則墜輪迴之苦。 並善書法, 政和二年(1112)曾書〝宣和御制化道文碑〞。
Explanatory dictionary of Taoism. 2013.